携手新未来,共筑振兴梦|创意设计学院助梦小队拜师守护非遗“十二月花团”
发布时间: 2021-07-22       访问次数:

为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体验民情,学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丰富大学生社会实践经历养,提高道德水平和自身修。7月20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创意设计学院的助梦小队跟随光耀村党总支志愿者的步伐,前往拜师学习非遗 ——“十二月花团”的制作,在继承“十二月花团”传统技法的同时,志愿者创新制作,以党徽和国旗,向建党百年献礼,为“十二月花团”注入了新的活力。

据老一辈村民讲述,光耀村原著居民早在清朝末年,即“长矛兵”屠村全部销声匿迹了,之后,有浙江宁波、绍兴、福建等地区的人们陆陆续续迁徙到光耀村,并定居,特别是宁波人迁徙的原因,造就了光耀村人喜爱吃团子的习惯。经过岁月的变迁,光耀村人对生活的精细态度,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将十二个月份中的花朵融入到团子的制作中去,逐渐演变成十二月花团。

十二花团的制作步骤:

1.揉制面团,糯米粉和粳米粉,按500克:100克的比例,用开水烫揉面粉;

2.制作不同颜色的面团,黄色用黄栀子、绿色用艾叶、红色用苋菜,为之后裱花的制作留以备用;

3.十二月花团,一般都会成对出现,一青一白,用光耀村特有的箬竹叶制成底座;

4.上锅蒸16分钟,出锅后要用扇子手动扇风,快速蒸发花团表面的水蒸气,使其表面温度骤降,而内部馅料则依旧温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最终的花团表面光亮如镜,口感软糯以及接下来裱花时,面团不会受到温度的影响而导致变形。蒸完后就开始制作裱花。

“十二花团”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继承的道路上遇到重重阻碍。老一辈的手艺人在渐渐消失而村中95%的年轻人求学或迫于生计,外出寻求发展,因此越来越少的年轻人会制作“十二花团”。助梦小队本着继承非遗文化的基础之上,同时,也为非遗提供更好的传播渠道,为非遗的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此外,于个人而言,学习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才能不忘自己的初心,不忘自己的根本,以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作为青年一代,学习与创新传统文化,在保留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开拓创新,以新形式发展,焕发新的生命力,为之后乡村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为实现乡村振兴、为全国共同富裕的实现,添砖加瓦。